《文化苦旅》讀書報告

書 名: 文化苦旅

作 者: 余秋雨

出版社: 爾雅出版社

出版年: 一九九二年

 

作者簡介︰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鄉讀完小學後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榮譽稱號。做過幾年學院院長,辭職后潛心寫作,在繁多的頭銜中比較重視上海市寫作學會一職,因為這個學會由全上海各大學的寫作教授們組成,專門研究「寫作」究竟是怎么回事。近年來在教學和學術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台灣聯合報讀書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上海市出版一等獎等。

  余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戲劇理論史稿》,此書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文化發展和戲劇思想的史論著作,在出版後次年,即獲北京全國首屆戲劇理論著作獎,十年後獲北京文化部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而另一本於1985年發表中國大陸首部戲劇美學著作-《戲劇審美心理學》,次年亦榮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其學術成就可見一二。

 

讀後感 

我對余秋雨這個名字已經屢聽不鮮,而他的《山居筆記》卻是我在一年多前接觸過的作品。在他的這本「筆記」裡,我發現了他對中國文化的那種熱愛,那種深刻的了解,使我十分感慨。這一次,得知可以接觸他的另一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我毫不猶豫就想再一次體味他對中國文化的演繹。然而,我最好奇的不是他的這個旅程,而是他旅程中遇到的文化——為什麼是苦的呢?文化不是有趣味的嗎?

帶著這個問題,當我看完書本裡的三十七個篇章,發現他每寫一個篇章都真的是那麼苦。這可能是因為他的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對中國文化深入的了解,加上他所到過的這些地方,在文化歷史上都是有著一個重大的象徵意義,於是刺激了他對中國文化產生的一種危機感。基於一個文化愛好者的身份,他希望藉著苦澀的文字喚醒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注意。或許引用的他說話會更加準確。他曾回答北京大學生的問題,是什麼動力推動他寫作,「我的動力有兩點,首先如前所言我希望用我的散文呼號報告生命的邊緣狀態﹔其次我希望努力尋找世界各國華人共鳴的邊界,也就是找到我們華人的共鳴點。我們可能相隔萬水千山,可能有不同的膚色,頭發,但我們都被稱為華人,為什么?只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文化,文化是群體人格的沉澱,傳統傳統,要傳的下來,同得下去,一定是因為存在著一種力量,我就想尋找這種力量,這種我們文化存在的健康的理由。所以我要走出去,進入陌生的空間,去觀察思考比較。當我們從千禧之旅回來,看到國門時,一行人個個都掉淚了,看到了那么多古老文明的衰敗,面對中華,我們唯有感慨──蒼老的母親,你這一生活得真不容易!

在這本書中,作者敘述他的漂泊旅途而路經的地方有很多,包括︰中國西北莫高窟、湖南永州柳侯祠、白蓮洞、四川江都堰、長江三峽以及上海等等。而作者每去到以上一個地方,就被那裡的名勝古蹟和風景觸發出一段段既苦澀又 耐人尋味文化感受。除此之外,作者在最後的十幾個篇章還寫了很多過去了的人和物,然而再以旅遊為主了,而是生活的隨筆。而它們的共同之處都是離不開中華文化。

巧用書籍,貫穿全文

作者在書中對書籍的描寫特別多,每一處都流露出他對書籍的鍾愛,然而另一方面,他曾對書籍的流失的婉惜之情卻遠遠超越了其鍾愛之情。在本書的第一個篇章《道士塔》中,作者記載了一個普通道士變成一個萬人指罵、遺臭萬年的罪人的故事。這個道士把中國很多重要的經卷和大量文物以賤價「賣」給外國人。在短短的十年間,他幾乎把手上中國的文化都賣給了外國人。作者感到婉惜萬分,他引用了一個當代中國青年的幾行詩句,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著站立在陰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曠野,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要麼你我各乘一匹馬,遠遠离開這天的帥旗,离開如雲的戰陣,決勝於城下,可見他除了婉惜外,還有一股挺身而出的熱愛古文物之情。

在《風雨天一閣》中,作者又以大篇幅的文字(接近一萬字)描寫一個書籍收藏收藏書籍的故事,這位收藏家叫范欽,他收藏了中國文化界一部份重要的書籍。當中不少內容都收錄在《四庫全書》。天一閣的成功流傳,完全是十分驚險的。它在范欽死後的整整一代,竟沒有人進去過,部份書籍又遭小偷光顧,幸而,後來范氏家族把有用書籍都貢獻了給當時的乾隆皇帝,書籍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另外,在寫到《吳江船》一文時,又提到了書,他很婉惜地描述,箱子一隻隻打開,上千名大學畢業生的書,堆得像小山一般。沉思了片刻,他揮手宣佈︰裝船,運到松陵鎮,交給領看一看,然後銷毀。書,滿滿地裝了三大船,讓大學畢業生自己搖船啟航。臨行前負責人以親切的口氣對大學畢業生們說。燒書的火,也要請你們自己來點。書太多,燒了好久,火光照亮了松陵鎮上的千年古松。作為一個知識份子,作者不多不少也帶出了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的文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零零散散地蹂躪了,這簡直比放火打劫來得更嚴重。的確中國人太過愚昧,太過「忠心」了,就是因為他們的愚昧和「忠心」,幾乎吞滅了所有的中國文化遺產——要不是當時還有一些清醒的中國人。

《藏書憂》中,作者提到自己也收藏了不少書籍,還設了自己的圖書館。書籍無論對他自己還是對他的朋友都是同樣地帶來方便。然而這些書籍也給作者帶來了大堆煩惱。他擔心︰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種更大的擔憂漸漸從心底升起︰我死了之後,這一屋子書將何去何從?雖然,他堅稱自己不是一個藏書家,但我認為,他才是真正的藏書家——除了好好保護和運用手頭上收藏的書籍外,還在設法如何當自己死後仍然好好保留這些收藏,讓它們可以繼續發揮其用途。他對一些學者死了以後,所收藏的書就散失了,感到十分可惜。他曾這樣形容「再宏大的百科全書、圖書集成也代替不了一個成熟學者的書房。」他其實就是在我們年輕一輩要珍惜書籍,不要浪費這些重要的歷史文化。

妙用引文,細味名勝

另一方面,作者在寫這些遊記感想的時候,引用了不少的文學作品來增加其文章的吸引性。只要細心地留意一下,每一處的引用都是十分精妙、洽到好處。在此可以感覺到他高深的文學修養。因此在讀他的《文化苦旅》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趁機學習一下我國的詩詞和詩詞的欣賞。就如《白蓮洞》中,作者去到了白蓮洞內,看到一個洞穴,他就想起了陶淵明在《桃花源記》的詩句︰

林盡水源,就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不需太多筆墨,這個洞穴就活龍活現了。作者乘船去到了三峽,又有一番感觸,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峷,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雖然不是出自他的口中,卻很精彩。原文中,他表面上在談論這些詩句,事實上是在抒發自己對三峽的真正感想。同樣的技巧又在《西湖夢》中出現了,明明是作者本身覺得即使是初遊西湖,也有舊夢重溫的味道,他還是不願直接說出來,繼續引用,

昔年曾見此湖圖,不信人間有此湖。

今日打從湖上過,畫工還欠費工夫。

或許這是中國人含蓄的表現,也是文學上的一種表現手法罷了。總而言之,能夠表達到自己的感受的同時,又能使讀者看得有點神秘,對作者來說已經足夠。沒有想過,原來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這首出自劉禹錫的這《石頭城》是和南京有關。短短一首七言絕詩,包含的景象、情懷卻是十分豐富,也給予人一個無比的相象空間。我們現代人未必人人都會作詩,但學會欣賞詩是十分重要的,最起碼,一但有了我們欣賞的詩後,也可以會像余秋雨這樣引用幾句,藉此增加文章的趣味和文化性。

總的來說,作者引用這大量的詩句或引文,其目的還是一個︰讓我們讀者們仔細思考當中深藏著的歷史,同時也反映出我們的文化正在變化當中,必須以一審慎態度來對待。

 

筆調苦澀,發人深思

為什麼作者寫完了《廢墟》,又寫《筆墨祭》,繼而又有《藏書憂》,還有《三十年的重量》這些「苦悶」的篇章?他究竟是不是前世吃得太多苦果,到了今世非要向我們大吐苦水不可?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從他對文字運用、對歷史的了解、對文化的認識,我們知道他的閱歷底子非常深厚,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他對眼前所見的一切都有一番特獨見解,對問題一眼就看透了,尤其是中國的文化問題。

他認同中國文化是偉大的,在《結情華語》中,他寫道︰華語無疑是最高大幽深的巨岳之一了,延綿的歷史那麼長,用著的人數那麼多,特別有資格接受E. Sapir給予的「龐大」、「廣博」這類字。但他觀察到現代不少華人學習這種語言的時候,只是得了其表意,而獲不了其精蘊的部份,就如踏上了危亡的道路一樣。

作為華人的一份子,在享受中華文化帶給我們快樂的同時,想想我們本來應有的責任——多留意及想辦法去消除一切和文化有關的危機——並不是所謂的文學工作者、政治家或是什麼偉人才會做的。最好的方法︰到書局走一趟,拿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來掀一掀。

版權為作者所有